English     |

北伐戰爭和工農運動

2021年4月25日

大革命時期是中國共產黨自身建設和發展的重要時期。隨著國共合作的進行,特別是大革命高潮的到來、北伐戰爭的勝利和工農運動的高漲,為中國共產黨的發展創造了有利條件,黨的思想、組織和製度等各方麵的建設都有相當的進展。1927年6月1日,中共中央政治局通過的《中國共產黨第三次修正章程決案》還把“黨的建設”問題列為專門一章。

1926年7月,國民革命軍誓師北伐。北伐戰爭的直接打擊目標是帝國主義支持的北洋軍閥,主要有吳佩孚、孫傳芳、張作霖三支勢力,他們直接掌握的軍隊有70萬人,而國民政府所轄的國民革命軍隻有10萬人左右。

麵對敵我兵力懸殊的形勢,國民革命軍在蘇聯顧問指導下製定了集中兵力、各個殲敵的戰略方針。在沿途人民群眾大力支持下,北伐軍一路勢如破竹。9月,占領漢陽、漢口。10月10日攻克武昌,全殲吳佩孚部主力。江西戰場的北伐軍於11月初殲滅孫傳芳部主力,占領九江、南昌。福建方麵,12月不戰而下福州。隨即,北伐軍製定奪取浙江、上海,會師南京的計劃,於1927年2月進占杭州,平定浙江全省。3月占領安慶、南京等地,開進上海。至此,北伐軍完全占領長江以南地區。

在北伐軍取得巨大勝利的同時,馮玉祥率領的國民軍在蘇聯和中國共產黨幫助下,於1926年9月在綏遠五原誓師,揮軍南下。11月控製陝西、甘肅等省,準備東出潼關,響應北伐軍。

北伐戰爭是在共產黨提出的反對帝國主義、反對軍閥的口號下進行的。北伐進軍過程中,共產黨員、共青團員舍生忘死,發揮了先鋒模範作用,尤其是共產黨員葉挺領導的獨立團,率先攻入武昌城,成為贏得“鐵軍”稱號的第四軍中一支英勇善戰的部隊。共產黨人在軍隊政治工作和發動工農群眾方麵作出巨大貢獻。中共廣東區委領導廣東省港罷工委員會組織了3000人的運輸隊、宣傳隊、衛生隊隨軍北上。北伐軍向長沙開進時,中共湖南區委發動工農群眾參加帶路、送信、運輸、救護等工作,還組織農民自衛軍直接參戰。這種熱烈的場麵,在中國以往的戰爭中是罕見的。

北伐戰爭在短時間內取得巨大成功,是國共兩黨合作結出的碩果。

隨著北伐戰爭的勝利進展,北伐軍所到之處,軍閥統治被推翻,工農群眾運動立刻以空前的規模迅速高漲起來。這在湖南、湖北、江西三省,表現得最為顯著。

在這些省份,首先高漲起來的是農民運動。1926年11月,毛澤東擔任中共中央農民運動委員會書記,決定以湖南、湖北、江西、河南的農民運動為重點。在湖南,從北伐軍1926年夏進入那裏到第二年1月,農民協會會員從40萬人激增到200萬人,能直接領導的群眾增加到1000萬人,在湖南農民全數中差不多有一半已經組織起來。農民有了組織,便開始行動起來,發動了一場空前的農村大革命。湖北全省的農民協會會員,到1926年11月間發展到20萬人。江西的農民協會會員,到10月間也有5萬多人。在這兩個省,也開始出現農村大革命的形勢。

在城市,工人運動也高漲起來。湖南、湖北兩省總工會在1926年九十月間相繼成立。到1927年1月,兩省的工會會員發展到70萬人。江西省總工會也正式成立。三省都仿效省港大罷工的經驗,組織武裝工人糾察隊。長沙、武漢、九江等城市工人相繼舉行大規模罷工,大多取得勝利。群眾性反帝鬥爭蓬勃開展,推動國民政府於1927年2月收回了漢口、九江英租界。

在北伐勝利進軍和工農運動高漲的推動下,黨中央和上海區委從1926年10月開始,組織上海工人進行武裝起義。第一、第二次起義遭到失敗。接著,黨中央和上海區委聯合組成起義最高指揮機關——特別委員會,由陳獨秀、羅亦農、趙世炎、周恩來等任委員,周恩來任起義總指揮。在他們直接領導下,上海工人於1927年3月21日成功發動第三次武裝起義。22日,成立上海特別市臨時市政府,這是黨領導下最早由民眾在大城市建立起來的革命政權。

上海工人第三次武裝起義,是大革命時期中國工人運動的一次壯舉,是北伐戰爭時期工人運動發展的最高峰。

北伐戰爭的勝利進軍,工農運動的猛烈高漲,給予帝國主義在華的侵略勢力和北洋軍閥的反動統治以致命打擊。

京ICP備07006069號 京公網安備 110401400063 Copyright©2017-2021 51hikan.com All Rights
技術支持:中國民航技術裝備有限責任公司(信息業務部)
回到頂部